公务员考试中涉及的国家方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一观念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体现。
构建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当前的主要任务包括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保持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方针
经济发展的十六字方针是“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这一方针旨在减少不必要的管理制度与措施,释放社会发展活力,同时加强对关键领域或违法行为的监管,保证良好的发展秩序。
基层导向
国家公务员考试一直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录用政策和计划向基层一线持续大力倾斜。2025年国考中,基层岗位设立14233个职位数,招收27542人,占总人数的69.34%,相比去年上升了2.05个百分点。国家通过降低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岗位的门槛,适当放宽学历、专业、年龄等要求,鼓励引导优秀高校毕业生报考基层职位,强化基层活力,充实基层公务员队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前进的方向。抓住21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这些方针和政策为公务员考试提供了重要的背景和方向,考生需要在复习过程中密切关注国家大事和政策动态,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考试中的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