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务员考试中,除了上述的“有舍才有得”和“不轻言放弃”定律外,还有一些其他值得注意的规律和策略,这些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考试:
常识中庸的智慧:
正确答案一般不会太绝对化和具体,带着中庸的智慧去选答案,那些看起来含含糊糊的,模棱两可的大概率就是正确选项。比如答案中出现“唯一”这种字眼,99.9999%的几率是错误选项。
答案体现民族自豪感:
如果某个选项中体现出了民族自豪感,那这个选项就是正确选项。要注意这个民族自豪感需要自己体会和把握,出题人不会表现得太明显。
答案出现年份选最近:
如果答案中出现了不同年份,正确答案基本上是最近的那个。比如:A.1998...B.1963...C.1978...D.2001... 那正确答案八成是D没跑了。
言语答案出处有定位:
答案要在这个空自处的后面和下个空自处的前面找,只有一个空白的,就到这个空白处的结尾找。
言语做题也要中庸:
排除极端语气的选项,但是如果感情色彩是消极的,语气会重一些这里需要注意。
答案在题干最后的两句话的关键信息上 ,即关键词原则和靠后原则。片段阅读的题干一般会很长,最后的那一两句话就是对这个片段的总结了,是精华内容,所以做题的时候着重关注后面的内容,勾出关键词跟选项做对比,正确答案的关键词不一定会和你勾出来的关键词一样,但肯定是相似、相近甚至部分相同的。排除绝对化语气词语:
比如:必须、必需、完全、绝对、没有、无等。
数量关系:
选项中含有升降变化的排除最大项和最小项;单调升的选项,答案一般是最小项或者是第二小的选项;单调升的选项,答案一定不是最大的那个。
语气的中庸原则:
答案定是含糊的、模棱两可的不具体的选项。若选项中出现具体的数字或绝对化的词语或太明确,则定是错误选项。
关键词的中庸原则:
答案一定在含有最多个相同或者相反关键词的选项中。
选项长短的中庸原则:
原则一 如果题干要选正确的,那么答案在长度最中庸的选项中即长度不长不短的选项是答案。原则二 如果题干要选择错误的,那么答案在长度最不中庸的选项中即长度最长或者最短的选项是答案。
答案一定是体现民族自豪感的选项。
答案常是年份最近的选项。
这些规律和策略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公务员考试,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和效率。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多加练习,熟练掌握这些规律,从而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