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农业大学:
虽然学校有国家重点学科,但由于农业院校整体不受青睐,学校在各省的录取情况并不理想,很多原来的二本院校分数都远超过它。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曾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煤炭高等院校,但由于煤炭行业的衰退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学校的招生情况并不理想,甚至出现零投档的现象。
东北石油大学:
由于石油行业的变化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学校在2017年高考录取中成为冷门,多省招生因报名不够而被迫征集,甚至出现零投档。
陕西科技大学:
虽然曾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但现在连国家级重点学科都没有,录取分数也仅在重本线附近。
山西农业大学:
学校已经沦落到二本招生,难以再称自己是全国重点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
学校在全国绝大多数省份沦落到二本招生,被称为中国最不争气的大学。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学费高昂,达到每年10万元左右,且采用英语教学,导致无人报考。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学费昂贵,每年约9万元,且全英文教学,使得很多家庭望而却步。
温州肯恩大学:
虽然学费相对较低,但因为名字和中外合作的关系,仍被很多人误认为是“野鸡大学”,导致招生遇冷。
北京科技大学:
多个专业报考人数为零,包括原本热门的人工智能科学与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上海师范大学:
部分专业如课程与教学论、中外政治制度等报考人数为零。
江西师范大学:
部分专业如亚太经济研究、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无人报考。
沈阳药科大学:
部分专业如中药、生物与医药等统考报名人数为零。
安徽医科大学:
有43个专业尚无人报考。
陕西理工大学:
部分专业报考人数在10人以下。
这些情况反映了不同大学在不同年份和不同省份的招生挑战,主要原因包括专业设置、行业需求、地理位置、学费水平以及社会认知等因素。建议相关高校在招生宣传和策略上做出相应调整,以吸引更多学生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