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办大学主要包括以下几所:
太学
起始于西周,是古代中国的国立最高学府。
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称谓,如夏、商、周时期称为“国学”,西晋时称为“国子学”,隋朝以后称为“国子监”。
国子监
由晋代国子学发展而来,隋文帝时期改名为“国子寺”,后改为“国子监”。
是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同时也是最高学府,统辖太学等教育机构。
稷下学宫
被誉为“世界上第一所官办高等学府”,出现在战国时期,由官方出资主办,形成自由学术气氛。
其他官办学府
如翰林书院、文渊阁、策论堂、经纶府、明志斋、智略苑和义理馆等,这些学府培养出的学子多成为朝廷栋梁。
这些学府在历史上起到了传播文化、培养官僚的重要作用,类似于现代的公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