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的名言众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的宗旨在于发扬光明的品德,使民众革旧图新,达到最好的境界。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世上万物都有根本和枝节,世间万事都有开始和结束,明白了他们的先后秩序,就接近事物的发展规律了。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君子应该首先注重德行。君主有德行才有人拥护,有人拥护才会有国土,有国土才会有财富,有财富才能供使用。
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你说话不讲道理,人家也会用不讲道理的话来对付你。财货来路不明不白,总有一天也会不明不白地失去。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能够做到喜爱某人而能知道他的缺点,厌恶某人而能知道他的优点,这在天下是少有的。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有仁德的人通过财富来提升自己的地位,没有仁德的人则通过牺牲自己来获得财富。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做国君的要以仁爱为准则,做臣子的要以恭敬为准则,做子女的要以孝顺为准则,做父母的要以慈爱为准则,与国人交往要以诚信为准则。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道停止才能安定,安定才能平静,平静才能安心,安心才能思考,思考才能获得。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每天都要更新自己,不断追求进步。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得到民众的支持就能得到国家,失去民众的支持就会失去国家。
格物致知:
在儒家的道德观中,对外界事物进行深入的认识,使我们对一切事物都能够明了,这叫“格物致知”;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即指格除物欲的蒙蔽,推致自己的良知。
这些名言体现了古代哲学家对道德修养、个人成长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深刻见解,对今天的大学生活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