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常识部分主要涉及经济、法律、科技文化、历史地理、生活常识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关键点的总结:
经济常识
我国的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导致物价上涨,货币贬值。控制货币供应量与信贷规模是主要手段。
通货紧缩: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导致物价下跌,货币升值。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是主要手段。
影响需求的因素:
价格(影响最大)、偏好、收入、相关商品价格(互补品和替代品)。
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GDP:
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
法律常识
行政处罚种类
警告、通报批评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
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
行政拘留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科技文化常识
汉朝科技文化
张衡:对月食做出最早科学解释,发明地动仪。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华佗:发明麻沸散。
《史记》:司马迁所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
祖冲之:计算圆周率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农书。
范缜:《神灭论》。
王羲之:《兰亭集序》。
三大佛教艺术: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
隋唐时期科技文化
印刷术: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现存最早的是唐868年的《金刚经》。
火药:唐朝中期有火药配方,唐末用于军事。
僧一行:制订《大衍历》,测定本初子午线长度。
孙思邈:《千金方》。
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敦煌莫高窟:世界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
赵州桥:李春建造的石拱桥。
历史地理常识
中国地势
地势总括: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地势的三个阶梯:
第一阶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包括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
第二阶梯: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
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生活常识
市场经济的年代:
不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如边际效用递减、吉芬现象、沉没成本、替代效应)会影响对经济现象的理解。
法律常识:
涉及宪法、民法通则、合同法、经济法等,法律知识在公务员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
生活经验:
如物理现象、化学现象、生活技巧等。
其他
考试程序:
包括报考、笔试、面试、体检、考核、审批和录用等步骤。
招考公告:
内容包括招考范围、对象和条件、录用单位、职位与计划、考试录用方法和程序、报名时间、地点及报名时应审查的证件、笔试科目、时间和地点、面试办法、成绩公布办法、录用程序和方法等。
以上内容涵盖了公务员考试常识部分的多个方面,建议考生结合实际情况,有重点地进行复习和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