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大学零调剂

宸爸爱学习 · 2024-12-26 16:55:19

中山大学:

在2024年本科招生中实施“零调剂、认加分、无级差、不退档”政策,考生填满前六个不重复的专业志愿后,被提档就读的专业必是所填6个专业中的一个。

华南理工大学:

在广东招生时,考生若在某一专业组内报满6个不同专业(类),学校承诺不会将其调剂至该专业组外的其他领域。

北京理工大学:

面向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本科第一批理科考生,考生填满专业志愿且不重复且符合国家要求,承诺零调剂、零退档,满足填报的专业志愿之一,部分高分考生可直接满足第一专业志愿。

哈尔滨工业大学:

考生被提档后,除英才班以外,保第一志愿。如在河南省排名700以内可报未来技术学院,专业任选;1800以内普通批满足前三专业志愿之一,3个热门工科实验班也可专业任选。

东南大学:

考生报满6个专业志愿且不重复,会满足其中一个。若排名足够靠前,可满足第一或前三专业志愿,吴健雄工科试验班也可协商。

南开大学:

老高考省份填满专业不调剂,哲学类和医学类专业不报不调,临床医学(5+3)除外。第一专业志愿报考口腔医学、眼视光医学、智能医学工程,保证录取。

大连理工大学:

原则上保前六专业,但排除实验班创新班。若考生成绩达到省排名一定程度,可保前一或前三专业。

北京交通大学:

高考改革3+3省区,报三保一;高考改革3+1+2省区,报六保一。

北京邮电大学:

对北京考生六保一,若北京考生名次在2500前,保第一志愿,3000名前,保前三志愿。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对北京考生六保一。在9个省份,只要考生服从调剂,学校承诺不会调剂至考生未报考专业。

哈尔滨工程大学:

达到校方规定的省排名要求,可保第一志愿或前三志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实行“0调剂”政策,学生入学后有转专业想法的,北航表示无限次数!在大一和大二时都可以申请转专业。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医学院一志愿上线考生生源充足,不接收外院调剂生。只有医学院内的二级招生单位间的调剂。

中南大学:

总体生源充足,不接收一志愿报考外校的考生调剂。对于生源不足的专业,可考虑从报考我校且超过学校控制线的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的相近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考生进行调剂。

暨南大学:

2023年第一志愿生源充足,不接收校外调剂申请。个别生源不足的专业,可从校内相同或相近专业调剂。

西安交通大学:

2024年全日制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生源充足。

同济大学:

只有学院内调剂,原则上不开展校内跨学院调剂。只有个别非全日制专业接收校外调剂生。

中国海洋大学:

本科新生想要转专业,只需在选课期间按照想转专业的培养方案选课,并达到转入专业的学分标准,提出申请即可。

湖南大学:

学校给新生提供两次转专业机会,且转出门槛基本为零。

南京农业大学:

该校转专业政策明确,每个专业都列出了具体的转专业要求。只要学生符合相关条件,如绩点、课程成绩等,并参加面试,就有机会转专业成功。

上海交通大学:

自2024年起,上海交通大学全面放开转专业政策,学生在大一、大二、大三学年均可申请转专业,有多次转专业机会,且校本部和医学院也可以互转。

华中科技大学:

本科生入校后共享有四次重新选择未来方向的机会,包括进校选拔实验班、全校范围内转专业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转专业途径。

武汉大学:

从2024级学生开始,武汉大学实行院内专业自由选,转出学院不受限制。学生在大一到大三期间均可申请转专业,增加了转专业的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