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中国有许多知名的大学,其中一些大学拥有广泛的系科设置,以下是一些例子:
国立中央大学
设有文、理、法商、工、师范等院。
拥有国语国文系、英语英文系、中语中文系、国史系、教育系等人文领域系科。
设有法学部(公法学系、司法学系)、法学部(企业法学系)等社会科学领域系科。
设有技术科学部(食品生命科学部系、电子物理系、生命化学系)、数学系、计算机学部(计算机系统系、计算机应用系)等自然科学领域系科。
设有新素材工学(金属工学系、材料工学系)、机械汽车工学部(机械工学系、机械设计系、汽车工学系)、建设系统工学部(构造与地基系、水资源与环境系)、电子情报通信工学部(电子情报工学系、情报通信工学系)等工学领域系科。
燕京大学
与哈佛大学合作,在短时间内崛起为世界知名大学。
国立北京大学
汇集了许多著名教授和学者,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国立清华大学
1932年成立工学院,包括土木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和电机工程系。
国立浙江大学
1927年成立,后迁至贵州,1946年迁回。
国立交通大学
前身为1896年创建的南洋公学,1921年至1949年存在,为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新竹交通大学的前身。
国立山西大学
1902年创立,是中国最早的三所国立大学堂之一。
这些大学在当时拥有丰富的学科设置,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学等多个领域,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