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中常用的古文包括以下几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王安石《洪范传》]
齐家: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朱熹]
治国:治国之道,务在举贤。[宋·苏轼]
平天下:平天下之道,在安民。[《周易·系辞下》]
励志与志向
志不强者智不达:意志不坚强,智慧一定不高。[《墨子·修身》]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志向所趋,无论多远都能到达。[清·金缨《格言联璧·学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路长远,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屈原《离骚》]
为人处世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君子不用水来当镜子,而是拿别人来当镜子。[《镜于水》]
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心中没有预先考虑应对事变的方法,就不能应付突然变故。[《刘子·贵农》]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用人当镜子,可以知道吉凶对错。[《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
政治智慧
一人之智,不如众人之愚;一目之察,不如众目之明:一个人的智慧不如众人的智慧,一个人的观察不如众人的观察。[荀况《荀子·君道》]
鱼无水,则不可以生;人失足,必不可以步;国失民,亦不可以治:鱼离开水就不能生存,人失去脚就不能行走,国家失去民心就不能治理。[刘昼《刘子·贵农》]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人民最为重要,国家其次,君主最轻。[《孟子·尽心下》]
道德与修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富贵时不被迷惑,在贫贱时不失志,在威武时不失气节。[孟子]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心胸开阔,神定气安。小人则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论语·述而》]
自然与哲理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天地有最大的美,但人们无法用言语表达;一年四季有明确的规律,但人们从不议论;万物的存在和变化都遵循现成的规律,只是人们还没有发现而已。[《庄子·知北游》]
无为而治:顺应自然,不加干涉,让事物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道德经》]
这些古文名句不仅富有哲理,而且在公务员考试中能够体现出考生的文化底蕴和思维深度。在回答论述题或作文时,恰当引用这些古文,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