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条件
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其他国民教育形式(如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夜大、电大等)毕业生取得毕业证后,符合职位要求的资格条件的,可以报考。
2025年毕业的定向生、委培生原则上不得报考。
2023年、2024年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者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留学回国人员报考的,除需提供《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和《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中规定的材料外,还应当于面试前向招录机关提供学位和教育部门学历认证材料。学历认证有关事项可登录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网站查询。
不得报考的情况
现役军人。
在读非应届高校毕业生。
2022年1月1日以后通过公务员录用考试办理过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录用审批(备案)手续的人员(含已离职或取消录用人员)。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
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
被开除公职的人员。
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
在国家法定考试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
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
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
职位选择技巧
建议先从一些“硬性要求”进行筛选,如学历、学位等,其次再筛选自己的专业及专业大类,给自己多一些选择。
利用个人优势限制,如研究生学历、党员身份、基层工作经历、专业证书等条件的同学,可以选择报名人数更少的岗位,来减少竞争,增加自己的上岸可能性。
避开“千人选一岗”情况,尽可能选择招录人数居多的岗位以及避免只招一个的岗位。
考试内容与形式
公务员考试一般分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简称“国考”)和地方公务员考试(简称“省考”),两者在考试科目、难度及职位设置上有所差异。国考通常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申论两大部分,部分岗位还会加试专业知识;省考则依据各省情况有所不同,但大致框架相似。
备考计划
根据考试时间,合理安排备考周期,一般建议至少提前半年开始准备,确保每个科目都能得到充分复习。
备考可分为基础复习、强化训练、模拟冲刺三个阶段。
报名时间与地点
具体的报名时间与地点会因地区和职位而异,建议关注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相关考试机构的公告。
其他注意事项
在读非应届高校毕业生不得报考全日制在读的学生(除2025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外),非全日制在读的学生报名时,应如实填写在读学习经历,并保证录用后可全职在岗工作。招录机关将根据职位工作要求,对非全日制在读的报考者情况进行鉴别。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你顺利报名并备考公务员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