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劳务骗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中介诈骗
非法中介机构收取高额中介费后不履行合同,不提供合适工作。
虚假信息,夸大事实或无中生有,以“急招”吸引学生报名。
乱收押金
用人单位收取押金或要求学生提供身份证、学生证作为抵押物。
收取的押金在工作结束后通常不会退还。
直销或欺诈销售
公司要求应聘者如法炮制去哄骗他人,甚至欺骗同学、老师和朋友。
克扣工资
雇主找借口拖欠或克扣工资。
网上欺骗
个人或小公司在网上发布工作信息,利用学生的信息或智力资源,但难以取证。
特种行业陷阱
娱乐场所等特种行业以高薪吸引学生,可能涉及不正当交易。
假招工
中介机构虚构用人单位,收取各种费用后不管不顾。
假高薪
中介机构以高薪吸引学生,实际提供的岗位条件差,或最后不了了之。
为了避免这些骗局,建议学生在求职时:
验证中介机构的合法性,查看是否有劳动行政部门颁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和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
不要轻信高薪诱惑,谨慎对待需要预先支付费用的招聘信息。
签订书面劳务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对于涉及个人信息的远程工作,要格外小心,避免个人信息被滥用。
若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向学校相关部门或警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