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进校后是 可以转专业的,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程序。以下是转专业的基本条件和限制:
基本条件
学生一般应在被录取专业完成学业,原则上不得转专业。
学生可以申请转专业的情形包括: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发展变化,经学生同意,必要时可以适当调整学生所学专业;对因病或生理缺陷(不含隐瞒病史入学者)确属不宜在原专业学习;确实无法完成原专业学业;在另一专业确有特长。
限制条件
分文理科录取的专业,不能从文科转到只招理科的专业,也不能从理科转到只招文科的专业。
高考志愿录取时最低分数线是600分的专业,不能转到高考志愿录取时最低分数线是650分的专业,但可以转到高考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00分以下的专业。
对考生身体条件提出要求的专业,如果考生身体条件不达标则不能转入。
提前批次录取的考生不能转入普通批次录取的专业进行学习。
不同批次录取的学生不能互相转专业。
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学生,如定向生、外语类保送生等,可能存在转专业限制。
申请程序
学生通常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转专业申请,并满足学校对转专业的基本条件,如已注册、未受纪律处分等。
转入学院可能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一些优先条件,如要求学生具备某种特长或兴趣,或者对原专业的学习成绩有一定要求。
学校应当制定学生转专业的具体办法,建立公平、公正的标准和程序,健全公示制度。
注意事项
学生确有专长,本人申请,由所在专业推荐,经转入专业考核证实,转入该专业更能发挥其专长者。
学生有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其他专业学习者。
学校认为有某种特殊困难,不转专业则无法继续学习者。
综上所述,大学生进校后是可以转专业的,但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和程序。建议学生在申请转专业前,仔细阅读所在学校的相关规定,了解具体的申请条件和程序,以便顺利办理转专业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