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经济学常识

五角星教育 · 2024-12-25 00:59:09

公务员考试中涉及的经济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市场需求与供给

市场需求:指市场对某一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形成市场需求有两个必要条件:消费者有此需求和消费者有购买能力。

如何增大市场需求:降低商品价格、刺激富人消费、寻找新市场和新人群。

影响需求的因素:价格是影响消费者群体需求的最因素,而可支配收入是影响某个人或家庭需求的最因素。

市场体系与基本经济制度

市场体系: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是市场体系的最基本内容,是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

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公有经济包含国有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公平,二次分配注重公平,三次分配基于自愿原则和道德准则。

宏观经济指标与调控政策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战略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

三大产业: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等;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交通运输等。

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如减少支出增加收入、增税、提高税率等)和货币政策(如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

货币与金融

货币供应量:M0、M1、M2分别表示流通中的现金、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

外部效应:指某个经济主体对另一个经济主体产生的外部影响,有正负之分。

信息不对称:指交易中的各人拥有的信息不同。

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成反比。

税收与财政支出

税收: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税收具有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三个特点。

财政支出:也称公共支出或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如社保、农业补贴)。

企业形式与市场经济

企业形式: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市场经济: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历史条件是社会分工以及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其他经济学概念

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最高限价与最低限价:最高限价是政府对某种商品所规定的最高价格;最低限价是政府对某种进口商品规定的最低价格界限。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是厂商产量增加的倍数大于成本增加的倍数;规模不经济是厂商产量增加的倍数小于成本增加的倍数。

这些知识点在公务员考试中经常出现,建议考生重点掌握,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