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学专业
研究涉及博物馆物品的陈列等诸多问题,与考古学专业或历史学专业设置在一起。
国家文物局在《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强文博人才的培养,就业形式极好。
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
由于殡葬在中国文化中带有所谓的“晦气”,这个专业被很多人认为不吉利,但实际上就业率非常有保障,因为与民政部门直接挂钩,很多单位在学生还没毕业的时候就到学校来“预定”人员。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
虽然这个领域最初被认为是冷门,但根据《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2023》的数据,人工智能方向的就业率已达到97.5%,且多数毕业生起薪在12,000元/月以上。企业对人工智能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师的需求爆炸式增长。
环境工程与可持续发展
曾经被很多人认为环保行业不赚钱、工作脏累且没前途,但随着碳中和、碳排放权交易等政策的出台,环保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2023年绿色产业就业报告》显示,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95%。
康复治疗学
这个专业一度被认为是“次等医学专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但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康复医疗需求大幅增加。《2022年医疗与健康就业报告》显示,康复治疗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
蚕学专业
蚕学专业并不是让考生去养蚕,而是专门研究蚕的各种特征以及应用的一门专业。这个领域比较紧缺专业人才,毕业生一般都会被专门的研究机构录用,薪资都不低。
殡葬专业
殡葬专业的人才紧缺,薪资待遇非常的高,用人单位高薪聘请但是还是难求专业人才。虽然社会认可度低,但待遇高。
农学专业
农学专业由于社会上的偏见,报考人数较少,导致竞争力低,但收益高。随着信息流通,农学并不等同于“回归农民状态”,而是可以使用高科技手段提升竞争力的产业方向之一。
中医药专业
医学专业本身是热门专业,但中医药专业由于报考人数不多,反而成为了一个就业前景较好的冷门专业。
烹饪与营养教育
这个专业虽然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普遍不高,但发展前景还是很不错的,就业方向多,尤其是民以食为天,学烹饪相关的专业找工作有优势。
物联网工程专业
物联网产业已经涵盖了各行业,虽然国内起步较晚,但前景大好。物联网相关专业的就业率也非常高。
宠物医学专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宠物医学专业需求越来越大,合格的宠物医生收入可观,如果选择自主创业,收入更是可观。
特殊教育专业
特殊教育逐渐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毕业后的工作主要在福利机构或特殊教育机构从事教师工作,工作稳定,福利待遇也不错。
草业科学
这个专业报考的学生数量在近几年来飞速发展,毕业后可以选择运动场、绿茵场、学校操场管理、高尔夫球场就业,前景大好。
气象类专业
气象人才的需求量大,虽然专业难学,但就业前景非常好。
马业科学专业
这个专业主要学习动物生理学、饲料学、现代养马等,适合家里有资源、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就业压力不大。
民航学
中国民航总局提出,未来20年我国至少需要民航类人才50至70万人,民航相关专业的就业率高达96%。
精算学
精算师是保险业的精英,集数学、统计学、经济学和投资学等各类知识于一身,目前我国仅有百余名精算师,人才奇缺。
这些专业虽然相对冷门,但由于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建议对特定领域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考虑这些专业,提前了解行业需求和就业情况,做好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