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院之所以被称为大学,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办学追求:
在追名逐利的办学体系中,学院更名为大学是为了追求校名的“高大上”。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校名的更改上,还涉及到教育管理与评价体系。
教育资源与发展空间:
客观上,大学获得的资源和发展空间比学院更多、更大。这种差异使得大学在办学层次和社会认可度上具有更高的地位。
教育层次与规模:
根据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大学和学院都应当具有较强的教学、科学研究力量,较高的教学、科学研究水平和相应规模。不过,大学还必须设有3个以上国家规定的学科门类为主要学科,全日制在校学生计划规模在5000人以上。而学院一般设有一个国家规定的学科门类为主要学科,全日制在校学生计划规模在3000人以上。
政策推动:
2014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职业大学建校基础一般为“职业学院”或“职业技术学院”升格、独立学院转设、独立学院与高职高专“合并转设”。这一政策推动了部分职业学院升级为大学。
综上所述,职业学院更名为大学主要是出于办学追求、教育资源与发展空间、教育层次与规模以及政策推动等多方面的原因。这些因素共同促使职业学院在追求更高层次的教育和更好的社会认可度时,选择更名为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