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食堂检查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证照情况
是否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或其他主体资格)。
主体是否一致,是否存在超范围经营等情况。
就餐区信息公示情况
是否公示许可证、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架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是否公示从业人员健康证明、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市场监管人员、主体级别、包保干部及督导情况等信息。
是否按规定开展包保督导,是否有包保记录等资料。
监督检查情况。
学校主体责任落实情况
是否建立食品安全各项管理制度。
是否结合实际制定风险管控清单,建立并落实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
外包经营的是否配备双总监。
学校(幼儿园)是否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学校年度重点工作任务。
学校(幼儿园)是否畅通食品安全投诉渠道,听取师生家长对食堂、外购食品以及其他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学校食堂承包经营情况
是否依法签订了承包经营合同,是否有招标资料。
是否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履行食品安全责任。
是否依照法律、法规、规章、食品安全标准以及合同约定进行经营。
是否存在转包、分包等行为。
是否建立餐饮服务管理企业评价和退出管理机制。
承包企业是否依法取得许可。
鼠类等有害生物防治情况
是否定期开展食堂内外环境鼠害消杀,是否有消杀记录。
学校(幼儿园)食堂建筑结构是否能够有效防止鼠类等有害生物侵入。
环境卫生
餐厅区域:地面清洁、墙面与天花板、桌椅摆放与清洁、通风与换气、餐厅周边环境等。
厨房区域:整体布局、清洁卫生、设备设施等。
食材采购与存储
供应商资质、索证索票、进货查验。
食材存储:仓库环境、分类存放、标识管理等。
食品加工与烹饪
个人卫生、加工环境、设备设施等。
餐具消毒
餐具消毒设施的运行情况和消毒记录。
员工健康与培训
从业人员的体格检查、传染病检查、健康知识测试等。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全面评估大学食堂的食品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全校师生的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