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预算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财政补助收支预算:
学校预计可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项补助收入及其支出的收支计划。
预算外收支预算:
学校按照国家规定取得应上缴财政专户储存的预算外收支计划。
部门预算:
政府部门依据国家相关预算管理政策规定,结合学校未来一定时期履行职能需要编制的部门财务收支计划。
校内预算:
高校对可用经费进行再分配,如财政拨款中的生均拨款、收取学宿费等形成的收入。
基本支出预算:
包括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是单位事业发展的必要性支出。
项目支出预算:
单位以专项的形式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而安排的预算,可进一步划分为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和校内专项支出预算。
定额经费:
如办公费、差旅费、邮电费等行政综合支出预算按单位人员定编定额。
经常性专项类经费:
部门的经常性专项业务经费,在上一年度项目执行情况评审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一次性专项类经费:
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房屋修缮项目等,需建立项目立项管理办法。
收入预算:
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等。
支出预算:
含自筹基本建设支出预算、政府采购预算和国库直接支付项目计划。
这些预算形式共同构成了大学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旨在确保学校各项活动的正常运作和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