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文学专业的考研信息如下:
招生方向及人数
文艺学:5人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4人
汉语言文字学:11+6人(含与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培养的“汉语语言学双硕士研究生班”6名)
中国古典文献学:5人
中国古代文学:6人
考试科目
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一、俄语、日语、法语、德语任选一门
专业课(具体科目见下方详细说明)
专业课考试科目
文艺学:文艺学、中外文学基础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语言学基础
汉语言文字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基础
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基础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外文学基础
参考书目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等
《中国文学史纲要》褚斌杰等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
《中国文学概论》袁行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郁贤皓主编
《中国文学十五讲》周先慎著
《中国文学史》四卷本朱东润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多卷本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两册张少康
《古代文学研究导引》许结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
《中国新文学史》丁帆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
《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董健、丁帆、王彬彬
《民间文学教程》段宝林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朱维之
《外国文学史》(上下册)郑克鲁
复试分数线及录取情况
2024年复试线:文学专业总分365分,政治55分,英语55分,专业课90分
2024年录取情况:文艺学录取2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录取2人,汉语言文字学录取6人,中国古典文献学录取3人,中国古代文学录取3人,中国现当代文学录取5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录取0人
建议:
文艺学:适合对中国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史等方面有浓厚兴趣的学生。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适合对语言学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等方面感兴趣的学生。
汉语言文字学:适合对现代汉语、汉语方言、汉语史等方面有浓厚兴趣的学生。
中国古典文献学:适合对中国古代文献、文学、历史等方面有浓厚兴趣的学生。
中国古代文学:适合对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历史等方面有浓厚兴趣的学生。
中国现当代文学:适合对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学、文化、历史等方面有浓厚兴趣的学生。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适合对跨文化文学比较、国外中国学等方面感兴趣的学生。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合适的方向和考试科目进行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