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大学陷阱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更换校名中的地区
虚假大学可能会通过修改校名中的地区或替换个别用词来仿冒正规院校。
仿冒经贸院校
正规院校中经贸或财经专业常成为仿冒对象,例如“北京财经”可能仿冒“中央财经大学”。
利用知名度高的地区
虚假大学多集中在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以增加可信度。
伪造官网和招生简章
虚假大学会创建看似正规的官网和招生简章,甚至在网上虚设机构。
无法提供正规学历认证
这些虚假大学在学生毕业后无法提供合法的学历认证。
名称相似但非正规
名字听起来高大上但并非正规大学的名称,如“中国邮电大学”。
缴费类诈骗
诈骗分子可能冒充老师,要求学生缴纳额外费用。
助学金、助学贷款类诈骗
诈骗分子可能冒充学校或教育局工作人员,提供助学金信息骗取钱财。
购物类诈骗
诈骗分子可能谎称购买的货物有问题,要求通过非官方渠道退款。
游戏类诈骗
诈骗分子可能诱骗玩家充值更多金额,然后以系统故障为由拒绝退款。
考生和家长在报考大学时应通过教育部官网或官方微信查询正规高校名单,并注意核实学校名称、建校时间等信息,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