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党员的政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材料
考生需要提供相应的资格材料,如毕业证、学位证、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证书等。
社区、派出所出具考生本人的相关现实表现材料。
查询考生的征信报告。
调取考生的人事、党员档案,重点审查档案中的年龄、工龄、党龄、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专业技术职称和奖惩等信息。
面审
招录机关所在的人事主管部门提前与考生联系,通知考生进行政审有关事宜,并成立考察组与考生见面开展政审。
考生需要到指定的地点进行实地调查,可能包括学校、单位、社区等,通过查看人事档案、约谈拟录用人的部门领导、直接主管以及人事主管等方式了解情况,最终形成政治审查报告。
函审
招考单位人事部门或者市县人事局、组织部通过发公函的形式调取拟录用人的档案,通过档案完成政治审查。这种方式主要关注考生的基本信息、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专业技术职称和奖惩等内容。
考察内容
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考察发展对象是否认同并支持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
政治历史和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评估其政治忠诚度和政治立场。
遵纪守法和遵守社会公德情况,考察发展对象是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是否有违法违纪行为。
直系亲属和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确保其家庭成员没有不良政治记录。
个人基本情况、成长经历、家庭情况及其他需要向党组织说明的问题,通过谈话或查阅档案材料来了解。
工作、学习、作风等方面的表现,包括在工作、学习中的表现,以及个人的作风和群众基础。
核实信息
核实考察对象提供的信息是否真实,包括其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提供的报名信息是否准确无误。
考察报告
考察组会撰写对考生的考察报告,并与考生提交的资料一并交到组织部进行最终审查。
公示
政审结果会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完毕后,考生基本上就稳定地成为了公务员。
建议:
考生在准备政审材料时,务必确保所有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在面审和函审过程中,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如实提供所需信息。
在整个政审过程中,保持诚实、守信的态度,避免因提供虚假信息而影响政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