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大学型人才的培养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职业本科院校需深化产教融合,实现教育资源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例如,威海职业学院经贸学院通过“生产性实训”和“实训性生产”的方式,让学生在校期间沉浸式体验工作与学习相融合的过程,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为提高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职业院校会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并指定专业教师与企业师傅一对一学习,以建立一支过硬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个性化与需求导向的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目标理想,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设专业和设定人才培养目标。
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情感、理性和专业和谐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规范与评估的人才培养体系
职业本科院校依据教育部制定的专业人才培养国家标准,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学科特色,细化人才培养目标,并根据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定期评估调整。
职业素养与专业精神的融入
在传授基础知识与培养专业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高职院校面临培养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任务,需要从转变教育思想、改变教学方法和针对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入手。
综上所述,职业大学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注重实际应用、校企合作、个性化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素养和专业精神的融入。通过这些措施,职业大学旨在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且具备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