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机构骗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黑中介骗取中介费
非法中介收取高额中介费后提供不靠谱的工作机会或失联。
防范方法:检查中介资质,正规中介应有《职业介绍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交各种押金、保证金
用人单位要求学生支付押金或保证金,承诺就业后退还,但往往不退还或扣留。
防范方法:招聘单位不得收取求职者保证金或押金。
高额培训费骗局
骗子公司以岗前培训名义要求学生支付高额费用,实际培训可能不存在或质量差。
防范方法:正规企业岗前培训通常免费,有时甚至带薪。
洗脑课程骗局
培训机构以提升口才和职业规划为名,诱导学生支付高额学费。
防范方法:对于过于高昂的培训费用保持警惕,可通过官方渠道了解课程信息。
留学中介机构骗局
服务流程不透明,文书套模板质量差。
防范方法:选择服务透明的中介,要求查看申请邮箱、号及文书材料。
混淆高等教育类型
骗子混淆高考招生与其他学历教育招生,诱导不够分数线的学生报名。
防范方法:通过官网或官方渠道核实招生信息。
谎称有“内部指标”
伪造文件、印章,谎称有高校内部招生指标,要求预付定金。
防范方法:通过官方渠道核实招生名额和流程。
以军校招收地方生名义诈骗
伪造印章和部队证件,谎称有军校地方招生指标。
防范方法:直接咨询军校招生办公室,核实招生信息。
利用录取信息进行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查询功能了解录取情况,向考生家长邀功请赏。
防范方法:通过官方渠道查询录取信息。
利用网络诈骗
设立虚假招生网站,声称可以代办入学。
防范方法:通过官方渠道报名,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兼职骗局
推销兼职机会或课程,骗取中介费或培训费。
防范方法:谨慎对待陌生人的兼职推荐,自行核实工作信息的真实性。
提前录取和内部指标
骗子声称有提前录取或内部招生指标,要求学生提前支付费用。
防范方法:通过官网或官方渠道核实录取流程和条件。
以上是大学机构中常见的骗局类型,保持警惕并通过官方和可靠渠道获取信息是预防上当受骗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