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
软件工程专硕、金融专硕、审计专硕、电气工程专硕等专业均出现了缩招情况。
江西农业大学:
农学院、林学院等多个学院都有所缩招。
中国人民大学:
应用经济学专业缩招严重,从去年的69人减少到今年的43人。
深圳大学:
拟招生人数为5232人,相比去年缩减了219人,其中国际关系学院总体比去年缩招25人。
大连理工大学:
软件工程专业学硕和专硕均进行了缩招。
青海大学:
整体虽然比去年扩招,但仍有多个学院招生名额缩减,其中临床医学院拟招收人数下降了15人。
湖北工业大学:
虽然计划招生人数从2500人增加到2600人,但考虑到推免生人数的增加,实际招生人数可能仍然较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暨南大学、北方工业大学、深圳大学、三峡大学等院校均出现了缩招情况。
山东大学:
经济学院、商学院等专业均出现了缩招。
重庆大学:
金融专硕招生人数由23年的66人缩招为27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金融专硕招生人数从23年的150人减少到145人。
中国农业大学的招生人数从23年的22人减少到24年的16人。
复旦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大数据学院转为只招推免生,经济学院拟招生人数从160人减少到160人。
北京林业大学:
非全日制研究生缩招了20人。
中山大学:
招生人数从2022年的8200人缩减到2023年的7600人。
苏州大学:
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人数均有所减少。
西南财经大学:
全校推免生人数不得超过全日制招生计划总数的50%。
这些信息表明,在2024年考研中,多所高校在不同专业上进行了缩招,主要原因是保研比例上升、统考名额被挤压、学硕名额减少、专硕名额增加、经费变动、师资调整、设备老化等多种因素。建议考研学生在选择院校时,除了关注招生人数的变化,还要综合考虑学校的教学质量、专业特色、导师资源等多方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