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后,实行了“院校+专业组”的志愿填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一个院校可以设置多个“院校专业组”,而每个专业组内的专业科目要求必须相同。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填报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
关于一所大学两个专业组的具体填报方式,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可以填报两个专业组 :同一个学校可以填报两个不同的专业组,但同一个专业组不能重复填报。专业组内的专业选择:
每个专业组内可以填报若干个专业,并需选择一个“是否服从调剂”的选项。调剂只在该专业组内进行。
填报顺序:
考生可以选择连续或间隔填报同一所高校的不同“院校专业组”。
录取规则:
如果一个考生填报的两个专业组都达到了计划人数,那么会根据成绩和志愿顺序录取到其中一个专业组。如果某个专业组未达到计划人数,考生可能会被调剂到另一个专业组。
建议:
考生在选择专业组时,建议仅报感兴趣或比较适合的专业组,避免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不必要的考试上。
具体填报示例
假设某高校有两个专业组:
专业组A:包含专业1、专业2、专业3
专业组B:包含专业4、专业5、专业6
考生可以选择以下几种填报方式:
填报一个专业组
例如:A大学专业组(1) + 专业1,A大学专业组(1) + 专业2,A大学专业组(1) + 专业3
填报两个专业组
例如:A大学专业组(1) + 专业1,A大学专业组(2) + 专业4
例如:A大学专业组(1) + 专业2,A大学专业组(2) + 专业5
例如:A大学专业组(1) + 专业3,A大学专业组(2) + 专业6
注意事项
选考科目要求:
考生需要根据自己选择的选考科目确定可以报考的院校专业组。
志愿顺序:填报多个专业组时,建议按照兴趣和职业规划进行排序,以提高录取成功率。
调剂选项:选择“服从调剂”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但需注意可能调剂到不喜欢或不适合的专业。
通过以上方式,考生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组,提高志愿填报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