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培养硕士项目是指学生首先在自己的国家完成部分学业,然后前往另一个国家继续学习并完成学位的教育模式。以下是一些联合培养硕士项目的例子,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高校:
中国与其他国家联合培养硕士项目
北京交通大学与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学院:合作举办企业管理(技术创新管理与创业)硕士学位教育项目。
北京化工大学与意大利热那亚大学:合作举办工业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北京联合大学俄交大联合交通学院:未提供具体学位信息。
北京语言大学与法国克莱蒙高等商学院:合作举办商业智能与分析专业硕士学位教育项目。
北方工业大学伦敦布鲁内尔学院:未提供具体学位信息。
清华大学与新加坡管理大学:合作举办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
上海开放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合作举办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
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成立东北地区“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共同体。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上海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中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合肥学院、香港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国际合作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中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有联合培养硕士项目。
美国康奈尔大学:与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有联合培养硕士项目。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与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有联合培养硕士项目。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与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有联合培养硕士项目。
新加坡国立大学:与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有联合培养硕士项目。
地区性合作
云南师范大学与昆明市第十四中学:合作举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
历史案例
南开大学与加拿大约克大学:1983年率先合作培养研究生,创造了“南开—约克模式”。
这些联合培养项目通常涉及双方高校在教学、研究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资源和国际化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