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二十岁时就通过地方官举荐为“孝廉”,并因此成为了“洛阳北部尉”。在那个时代,汉朝公务员的选拔主要通过两种程序:
策试:
类似于现代的公务员考试,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察举:
地方官直接向上级政府推荐人才,被推荐的人被称为“孝廉”或“茂才”,并直接获得做官的资格。
曹操走的是察举路子,这意味着他并没有参加公务员考试,而是被地方官推荐做官的。后来,他在仕途初期担任了县长,但因家族关系遭遇危机而被免官,回到家乡安徽避祸,并在那里读书数年。直到26岁时,他才被朝廷重新召唤,担任了“议郎”。
总结来说,曹操在东汉末年的公务员考试中,并没有参加策试,而是通过察举制度被推荐为“孝廉”,并因此开始了他的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