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专业的拆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专业更名与方向分解
教育部对原有的一些专业进行了更名,以适应现在的用语。例如,资源与环境工程被更名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
一些专业被拆分成不同的方向。例如,土木工程被拆分为房建、桥梁、道路等。
学科门类与专业分类
全部专业可以分为12个门类,分别是: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
这12大类下面进一步分为98个学科,每个学科下属具体的专业。
文理兼收与新高考改革
大学专业没有权威的按照文理科专业划分的标准,因为很多专业都是文理兼收的。新高考改革后,专业的划分也受到影响。
专业组与调档线
随着专业的拆分,原来的调档线可能不再适用,需要找到新的专业组参考线。例如,口腔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儿科学等专业可能被放在一起,并可能扩大范围包括精神医学、预防医学、基础医学等。
专业类与专业的调整
新增了艺术学学科门类,未设军事学学科门类,其代码11预留。专业类由修订前的73个增加到92个,专业由修订前的635种调减到506种。
综上所述,大学专业的拆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专业名称的变更、专业方向的细化、学科门类的调整以及新高考改革带来的变化。这些变化要求学生、家长和高校在专业选择、职业规划以及招生政策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