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秧歌专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课程开设
河南信阳学院:开设了扭秧歌的课程,之前注重理论,现在加入音乐实践环节。
山东:学院开设了山东传统舞蹈相关课程,包括《山东胶州秧歌》《山东海阳秧歌》《山东鼓子秧歌》等,作为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学专业的必修课。
榆林学院:将扭秧歌纳入体育课,开发陕北秧歌、民歌等课程。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舞蹈专业学生排练东北秧歌剧目《姥姥的田》,并形成专业教材。
教学特色
理论与实践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河南信阳学院的音乐实践环节。
传统与现代结合:如榆林学院的陕北秧歌选修课,不仅锻炼身体,还能传承地方文化特色。
专业教材与课程体系建设: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形成专业教材,对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学生反响
学生对秧歌课程反响较好,认为课程有趣且能锻炼身体。
通过秧歌课程,学生对身体协调性、核心力量等方面有显著提高。
研究与传承
有学者对大学秧歌课程进行研究,探讨其对学生身心的影响及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大学秧歌专业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和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这些课程,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秧歌艺术,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