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中的应届身份界定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毕业时间
当年的毕业生,即高校(专科、本科、硕士或博士)学生在学校的最后一年,拿到毕业证的当年。例如,2024年6月拿到毕业证的同学,统称为2024年应届毕业生。
择业期内的毕业生,即在毕业后的两年择业期内,如果未落实工作单位,且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相关就业服务机构,也被视为应届毕业生。
学历证明
应届生需要提供相应的学历证明,如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等,以确认其学历和毕业时间。
就业状态
如果在毕业后没有签订过劳动合同,没有缴纳过社保,那么可以被视为应届生。
如果已经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并缴纳了社保,则不能再以应届生的身份报考公务员。
择业期
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即毕业生在毕业后两年内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相关就业服务机构,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
其他特殊情况
留学回国人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报考符合条件的职位,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可以报考限应届毕业生报考职位。
参加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四项目前无工作经历的人员,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后2年内,可以报考限应届毕业生报考职位。
总结来说,公务员考试中的应届生身份主要看毕业时间、是否落实工作单位以及户口、档案、组织关系的保留情况。符合以上条件的毕业生可以以应届毕业生身份参加公务员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