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骗局有哪些

五角星教育 · 2024-12-27 06:45:59

大学骗局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骗局类型及其案例:

培训机构宣传骗局

案例:一家培训机构宣传他们的炒股课程可以帮助学员轻松获得高额回报,声称提供实时股票交易指导和个人辅导,但实际上并没有能力提供所声称的回报率,且收取的课程费用非常昂贵,学员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取得一致的成功。

代抢票骗局

案例:节假日某大型会展因过于火爆,许多大学生求助网络上一王某代抢票,宣传百分百抢到,结果开票后中奖率低,承诺退的代付款项也迟迟不退,最终诈骗累计六七千元。

冒充公检法类骗局

案例: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机关、政府部门等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微信、QQ等与同学们取得联系,以涉嫌洗钱、非法出入境等为由进行威胁、恐吓,要求配合调查并严格保密,同时向同学们出示虚假法律文书,诱骗其将所有资金转移至所谓“安全账户”。

刷单返利类骗局

案例:诈骗分子以招募兼职刷单、网络色情诱导刷单等复合型诈骗为主,骗取同学们信任后,以“充值越多、返利越多”诱骗同学们做任务,再以“连单”、“卡单”等借口诱骗同学们不断转账。

虚假征信类骗局

案例:诈骗分子通过冒充银行、金融机构客服人员,谎称同学们之前开通过微信、支付宝、京东等平台的百万保障、金条、白条等服务,或申请校园贷、助学贷等账号未及时注销,或信用卡、花呗、借呗等信用支付类工具存在不良记录,需要注销相关服务、账号或消除相关记录,否则会严重影响个人征信。

冒充熟人诈骗

案例:骗子利用被骗者和其亲友之间存在的地域距离,伪装成亲友来借款或帮忙转账,在遇到此类情况务必谨记“多核实、多确认”,尽可能多的让对方提供能证明其身份的东西。

校园贷诈骗

案例:校园贷通常都打着“低利息、免抵押、快速借”的旗号,向在校大学生推送贷款广告,诱导急需用钱学生进行贷款,要求缴纳手续费、管理费等费用,另外也有要求学生提供个人信息及隐私作为抵押和担保的贷款方式,一旦学生无法如期还款就以此威胁,再次谋取私利。

兼职刷单诈骗

案例:此类诈骗的目标人群较固定(宝妈、学生群体),骗子以招聘打字员、业务员为由,发布虚假招聘信息,有意者电联或加群,一定会打着“高薪日结、工作轻松、动动手就能赚钱”的广告。加入“工作群”后,就让你交保证金、培训费等,之后给你分配任务。

中奖类诈骗

案例:骗子发布虚假的广告链接,让中奖人填写个人信息确认资格,或者直接扫二维码转成私下交易,所以要避免第三方平台消费交易。

假冒迎新人员诈骗

案例:在新生报到期间,一些不法分子会假冒迎新人员,以各种理由收取费用,或声称可以带领新生走“快速报到通道”,骗取钱财后消失不见。还有一些假冒迎新人员会向新生推销假冒伪劣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

电话诈骗

案例:骗子可能会冒充学校老师、辅导员或工作人员给新生打电话,以各种理由要求新生转账汇款,比如声称新生的学费缴纳出现问题,需要重新缴纳;或者说新生有一笔奖学金、助学金需要领取,但需要先缴纳一定的手续费等。

出租、出借、出售“两卡”类骗局

案例:骗子会发布高价租用、购买广告,引诱大学生将自己的“两卡”租售,甚至会将大学生发展成为“卡农”,不断发展下线来帮助收集更多“两卡”。

跑分洗钱类骗局

案例:骗子发布“帮忙转账、取现就能按比例获得报酬”的高薪兼职广告引诱大学生,进而诱骗大学生利用自己的银行账户转移资金,洗白赃款。

架设虚拟拨号设备类骗局

案例:骗子利用“GOIP”或“VOIP”设备发布高薪兼职广告来吸引大学生,一旦参与架设虚拟拨号设备,行为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架设“手机口”类骗局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