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大学的专业

左芳精彩说 · 2024-12-27 07:21:47

美术学专业:

由于大量没有功底的学生涌入,导致市场供过于求,美术生的就业方向本来就比较窄,现在竞争更是惨烈。

社会学专业:

社会学的实用性不强,企业不愿意招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容量太小,供需失衡,毕业生几乎只能考编制。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

不少文科生分不清“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和“大数据科学与技术”的区别,盲目选择前者导致严重饱和。加上许多学校师资设施跟不上,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堪忧。

学前教育专业:

每年大批幼儿园倒闭,供大于求使得幼师岗位锐减。学生没考到高级教师资格证,连小学都去不了,更别提就业了。

中医学专业:

中医药大学动辄招收上万人,但医院更青睐西医。中医学生临床经验不足、认可度低,大量人才处于闲置状态,就业难上加难。

风景园林专业:

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衰退,园林专业走向没落。各大高校却还在扩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园林学生连考研深造都难逃就业难的命运。

市场营销专业:

市场营销专业曾经是众多考生眼中的“香饽饽”,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饱和,这个专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竞争愈发激烈。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普遍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理论知识难以转化为实际能力,导致就业难度加大。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这个专业的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导致市场供大于求。此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较为理论化,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这个专业的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与此同时,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逐渐转向高级技术人才,普通毕业生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

法学专业:

随着法学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法学院毕业生涌入市场。此外,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较为理论化,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应对复杂的法律事务。

财务管理专业:

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这个专业的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许多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难以胜任企业的高级财务管理岗位。

英语专业: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英语教育的普及,该专业的优势逐渐减弱。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工智能翻译技术的发展,使得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

会计学专业:

随着会计行业的不断发展和会计软件的普及,该专业的就业形势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理论物理专业:

虽然理论物理是一个非常有深度和哲理的专业,但在就业市场上需求不强。

艺术类专业:

包括艺术史、音乐、表演等专业,这些专业的才华难以量化,就业压力相当大。

哲学专业:

哲学专业的学生可能会发现,该专业涉及的知识领域虽然广泛,但职业前景却有限。

美术史专业:

对于美术史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会在毕业后发现,相关就业领域较窄,竞争压力大。

烹饪艺术专业:

此专业学生可能在就业时面临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而薪酬可能相对较低。

音乐剧专业:

通常需要在剧院或者影视领域工作,竞争激烈,且工作不稳定。

经济学专业:

一般人都认为就业方向应该是政府机关单位、银行、高校等等,工作好收入高,但实际上就业竞争激烈。

这些专业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主要原因包括市场供过于求、专业设置与实际需求脱节、缺乏实践经验等。建议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应充分考虑自身兴趣和职业规划,避免盲目跟风。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