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转专业政策汇总如下:
转出“零门槛”
定义:高校对转专业的次数、人数或分数均无限制,学生只需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申请并通过学校审核。
例子: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在大一、大二、大三学年均可申请转专业,有多次转专业机会,医学院与本部之间各专业也可以互转。
中国科学院大学:新生入校后进行一年半的公共基础课学习,之后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学习表现重新选择专业。
限制次数、人数,但对分数要求不高
定义:高校会限定转专业的次数,并对学生在原专业的成绩、排名有一定要求,有些还会限制学生申请转入专业的个数。
例子:
某高校:学生在第一到第三学期的规定时间内,共有三次申请转专业的机会。
另一高校:学生在校期间只能转一次专业,且转入专业的接收比例一般不得超过该专业本年级学生总数的10%。
对人数、次数、分数均有较高要求
定义:高校对转专业的人数及转专业次数要求严格,各类成绩要求也较高。
例子:
某高校:在原就读专业排名前20%以上的考生可以申请转专业,转入专业的接收比例一般不得超过该专业本年级学生总数的10%。
各高校具体转专业政策:
上海交通大学:
自2024年起全面放开转专业,学生在大一、大二、大三学年均可申请转专业,有多次转专业机会,医学院与本部之间各专业也可以互转。每次申请可选择两个志愿,不限制学积分排名,不限制挂科门数。
中国科学院大学:
新生入校后进行一年半的公共基础课学习,之后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学习表现重新选择专业。学校不设门槛,转专业的依据是个人的兴趣和专长。
湖南大学:
一年级学生申请转专业原则上要求跨专业类,二年级学生一般只能在相近专业之间进行。特殊情形如疾病或生理缺陷、特殊困难等也可申请转专业。存在挂科或成绩不合格等情况的学生不得申请转专业。
中南大学:
第一学年结束时,成绩排名前25%的学生可以申请转专业。文科类专业学生不能申请转入理工、医学类专业,美术类、音乐类专业学生不能申请转入非艺术类专业等。
中山大学:
大一到大四均可申请转专业,有多种方式选择,如辅修或第二学位。
珠海科技学院:
转专业流程为“报名-填表-笔试/面试”-公布结果”,成功转专业的概率较大。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学生要想转入建筑学,必须在大二上学期提出申请,成功获批后重返大一开启深度学习。
建议:
提前规划:学生应根据自身兴趣和职业规划,提前了解并研究各高校的转专业政策,以便更好地制定转专业计划。
注重成绩:虽然有些学校转专业门槛较低,但成绩仍然是重要参考因素,学生应确保成绩达到要求。
准备充分:申请转专业时,学生需要准备充分的材料,如成绩单、推荐信等,并提前了解转入专业的相关要求。
咨询专业人士:如有疑问,可以向学长学姐或学校相关部门咨询,获取更详细的信息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