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素养课程的定位可以总结如下:
教学对象
适用于本系大一至大三高职学生。
课程性质
这是一门任选课,旨在提升学生的职业形象、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即将所从事职业的道德基本规范。
有针对性地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增强就业竞争力。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明确职业理想,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
课程内容
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规划、职业发展等方面。
强调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精神等能力的培养。
课程定位
作为全过程生涯教育的补充,改善“两头强,中间弱”的现状,从低年级开始,前置职业能力提升和职业思维的训练。
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技能,使其能够适应现代职场环境,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并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发展和进步。
课程作用
帮助学生在完成学校人——职业人——企业人的转变过程中,掌握基本职业能力之外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培养专业素养提供有力支撑,奠定坚实基础。
课程实施
可以设置为必修课或选修课,贯穿大学多个学期。
实践环节包括企业参观、职业体验日、职业调研项目、个人职业规划报告等。
综上所述,大学生职业素养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其成为高素质的职业化蓝领人才,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