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公务员是否需要考试,存在不同的观点和历史阶段:
早期历史阶段
最早可以追溯到1982年,原劳动人事部下发文件《吸收录用干部问题的若干规定》,考试成为干部录用的一部分。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要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
1988年,第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明确提出,以后各级政府录用公务员要通过公开考试,择优选拔。
过渡阶段
1989年,原人事部和监察部、审计署等六个部门开始试点公务员考试录用。
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发布,公务员考试制度正式建立。
招干考试
在特定历史时期,存在一种叫做招干考试的选拔方式,这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考试。由于当时识字的人不多,人才短缺,竞争较少,录取率较高。
不需考试的情况
在国家行政机构不太完善、人口较少的时期,公务员岗位数量有限,通过政治关系和口头推荐来选拔人才,并非通过考试。
90年代中期以前,成为公务员不需要考试,大学毕业生由国家负责分配工作,部分大学生和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政府部门成为公务员,还有部分公务员是从企事业单位调入的。
现代要求
现在,想要进入体制内,只能通过考试,且这种考试被认为是非常公平的。
公务员考试已成为反映个人能力和素质的主要手段,尤其在高端岗位方面,更需要通过考试来选拔优秀人才。
建议
考试重要性:目前,公务员考试是进入公务员体系的主要途径,建议有意成为公务员的人应认真准备考试,以获得更好的岗位和待遇。
了解历史背景:了解公务员选拔方式的历史演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当前公务员制度的形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