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中国大学的专业评级主要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中国大学评价、CNUR(中国大学评级)以及GDI大学专业评估榜等机构发布。这些评级体系各有特点,但都旨在全面评估中国各大学的专业实力。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提供教育部第四轮高校学科评估等级查询。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对全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的整体水平评估。
中国大学评价
本科专业分为A++、A+、A、B+、B、C+、C、D+、D、E+、E共11个等级。
A++级学术水平最高,实力最强,E级最低。
评级方法包括专业层、学科层、学校层,结果分为7个等级:A+、A、B+、B、C+、C以及C。
CNUR(中国大学评级)
采用“机构+高校”联合创新评价模式。
评级结果设置7个等级:S、A+、A、B+、B、C+以及C。
S级别为少数热门专业和高质量专业设置。
GDI大学专业评估榜
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4年)》为依据。
对全国高等院校816个本科专业中开设院校达20所及以上的353个专业实行等级评估。
评估结果分9档:前2%为A+,2%~5%为A,5%~10%为A-,10%~15%为B+,15%~20%为B,20%~25%为B-,25%~30%为C+,30%~40%为C,40%~50%为C-。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在多个A+专业数量上位居前列。
建议
选择学校和专业时:可以参考这些评级机构的排名,了解各大学专业的整体实力水平。
关注评估维度:不同评级机构有不同的评价维度和权重,选择时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职业规划,重点关注某些特定维度,如师资、科研实力、就业前景等。
综合信息:多个评级机构的排名可以相互印证,建议综合多个来源的信息,做出更为全面和客观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