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专业:
如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根据麦可思《2020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半年后平均月收入在4300元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毕业生工资1000余元。三年后薪资依然垫底,比全国同届毕业生平均工资低近2200元。
文科类专业:
整体而言,文科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的收入普遍较低。除教育类专业外,其他文科专业如化学、政治、历史学等也属于收入较低的前十名专业。
美术专业:
学习美术专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拜师学艺、购买各种画画工具和材料。虽然有些毕业生能够成为设计师,但刚开始工作时薪资非常低,许多学生不得不放弃这个专业另谋出路。
工商管理专业:
虽然这个专业看似高大上,但实际上在毕业后的对口率很低,所学知识多为理论知识,导致很多毕业生在刚毕业时难以找到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薪资水平也很低。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食品类专业已经逐渐变成冷门专业,就业形势不稳定,工资水平不高。即使找到工作,也只能从事质量管理或市场营销等岗位,收入普遍较低。
生物工程专业:
虽然生物工程一直是热门专业,但由于竞争激烈,许多名校的毕业生在刚毕业时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且起薪较低。
电子商务专业:
虽然电商行业火爆,但许多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所学知识难以应用,导致职业发展受限,且薪资水平并不如预期。
法律专业:
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在刚毕业时往往难以找到工作,即使找到工作,薪资水平也不高,且需要经过长时间积累才能有所改善。
建议
选择专业时:建议学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除了考虑兴趣和职业规划外,也要充分了解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薪资水平,选择更有市场需求的热门专业。
技能提升:无论选择哪个专业,都应该注重实际技能的培养和提升,以增加就业竞争力。
持续学习:在毕业后,也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提高自己的职业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