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的判断推理部分主要考察的是逻辑推理能力,包括翻译推理、真假判断、矛盾关系、包容关系等。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公式和推理规则:
翻译推理
充分条件 :如果 P,那么 Q(P→Q)。肯前必肯后:如果 P,那么 Q(P→Q)。
否后比否前:如果非 Q,那么非 P(非Q→非P)。
P 是 Q 的充分条件:P 能够推出 Q。
必要条件:
只有 Q,才 P(Q→P)。
否前肯后得不出确定性结论:如果非 P,那么无法确定非 Q。
Q 是 P 的必要条件:P 的存在必须依赖于 Q。
且关系:
A 且 B(A∩B)。
两者并存:A 和 B 都必须为真。
否定确定式:非 A 或非 B(¬A∪¬B)。
或关系:
A 或 B(A∪B)。
至少有一个存在:A 和 B 中至少有一个为真。
否定肯定式:非 A 且非 B(¬A∩¬B)。
德摩根定律
并非 (A 且 B) 等价于 非 A 或 非 B(¬(A∩B) ≡ ¬A∪¬B)。
并非 (A 或 B) 等价于 非 A 且 非 B(¬(A∪B) ≡ ¬A∩¬B)。
真假判断
矛盾关系
冲突关系:两个命题必有一真一假(例如:S 是 P 与 S 不是 P)。
包容关系
例:所有 A 都是 B(A∩B)与某个 A 是 B(A∩B)。
分析:如果所有 A 都是 B,那么某个 A 一定是 B;如果某个 A 不是 B,那么所有 A 都不是 B。
特殊关联词
充分推必要
如果 A 是 B 的充分条件,那么 B 是 A 的必要条件(A→B 等价于 B→A)。
逆否命题
如果 P,那么 Q(P→Q)等价于 如果非 Q,那么非 P(¬Q→¬P)。
矛盾命题
A→B 的矛盾命题:
A 且非 B(A∩¬B)。
记忆方法
不用管谁推谁
,只需要判断出谁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把必要条件放推出符号后面就行。
示例
充分条件
如果一个人是中国公民,那么他是亚洲人(中国公民→亚洲人)。
必要条件
如果一个人是医生,那么他一定有医学学位(医生→医学学位)。
且关系
小明既会打篮球又会踢足球(小明∩篮球∩足球)。
或关系
小明要么会打篮球,要么会踢足球(篮球∪足球)。
德摩根定律
并非 (小明会打篮球且会踢足球) 等价于 小明不会打篮球或不会踢足球(¬(篮球∩足球) ≡ ¬篮球∪¬足球)。
通过掌握这些公式和推理规则,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务员考试中判断推理部分的得分。建议多做一些练习题,加深理解和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