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时期,中国的教育体系已经相当发达,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校制度。根据古籍记载,商周时期的大学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辟雍:
也称为“西雍”,是商代和西周时期中央的高等学府,同时也是祭祀的场所。
瞽宗:
原指宗庙,是商代学习礼乐的高等教育机构,位于西郊,因此也被称为“西学”。
泮宫:
是各诸侯国所设立的大学,相当于地方官学。
上庠 、 成均、 东序、 东胶:
这些是西周时期天子的大学,也被称为北学、东学、南学等。
太学:
这是对上述大学中某一所或某几所的总称,有时也称为国学。
乡学:
设置在都城之外郊区的学校,是地方官学的一部分。
这些教育机构在当时的社会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培养了贵族子弟和未来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