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道德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诚信品质教育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也是大学生步入社会、从事某项职业的立足点。
在社会转型期,由于市场经济发展不够成熟,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加上利益的驱使,社会出现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诚信缺失行为,对大学生产生严重影响。
加强诚实守信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念,为他们走出校门、融入社会打下诚信“预防针”。
敬业精神教育
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从开始职业生涯那一刻起必须坚持的职业操守。
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敬业精神,尤其是奉献精神和吃苦精神。他们往往急功近利,索取多于奉献,不是把工作当事业,而是把工作当跳板。
合作精神教育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团队合作。
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使他们学会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共同完成目标。
职责意识教育
职责意识是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大学生明确自己的职责,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
通过职责意识教育,使大学生明白自己的责任重大,能够承担起职业赋予的使命。
法纪意识教育
法纪意识是公民的基本素质,也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教育大学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树立法律意识,做到知法守法,避免违法犯罪。
服务意识教育
服务群众是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在职业道德中的具体体现,要求大学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热情服务人民群众,做到廉洁奉公,一视同仁。
职业操守教育
职业操守是培训师实施培训行为的准则,要求培训师讲师德,传授真知,帮助学员将外部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内在素质和能力。
通过这些内容的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