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国家大学专业评估主要有以下几种:
GDI大学专业评估榜(2024) 发布时间
:2024年6月19日
评估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4年)》
评估范围:全国高等院校816个本科专业中开设院校达20所及以上的353个专业
评估指标 4个一级指标:办学条件、专业师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 12个二级指标:职称结构、教学名师、学术人才、科研项目、科研奖励、培养条件、培养成果等 22个三级指标:国家级三大奖励、专业生源、学科支撑、品牌专业、优质教材、教学成果等 评估结果
采用“分档”呈现,共设9档:A+、A、A-、B+、B、B-、C+、C、C-
北京大学以48个A+专业数量居全国第一,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分别以40个和32个A+专业数量位居第二和第三。
CNUR中国大学专业评级 发布机构
:CNUR
评级模式:“机构+高校”联合创新评价模式
评价指标:专业资源、学科实力、学校层次
评级等级:S、A+、A、B+、B、C+、C
特点:具有国际视野,评价结果具有社会传播力。
教育部学科评估 发布时间:
2016年(第四轮)、2024年(第五轮)
评估范围:95个一级学科
评估指标:根据学科整体水平得分进行分档
评估结果
第四轮评估结果分为9档,前70%的学科分为9档公布
第五轮评估结果尚未完全公布,但已有部分专业被评为A类
这些评估体系各有侧重,GDI大学专业评估榜侧重于专业综合指数和人才培养,CNUR中国大学专业评级侧重于专业资源和学科实力,教育部学科评估则更全面,涵盖一级学科的整体水平。建议考生和家长综合考虑不同评估体系的评价结果,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