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自我意识强,但集体意识淡漠
大学生在个人意识方面较为突出,但在集体责任感方面表现不足。他们往往更注重个人发展,而忽视集体利益,不能正确处理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
参与意识强,但艰苦奋斗精神不足
大学生在参与社会活动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但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往往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坚持到底。
竞争意识强,但责任意识不足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表现出强烈的竞争意识,但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表现不足,缺乏诚信和责任感。
呼唤社会公正,但诚信意识欠缺
大学生普遍呼唤社会公正,但在实际行为中,诚信意识较为欠缺,不能以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
思想道德素质滑坡
由于应试教育的制约和西方思潮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异化,出现早恋、网恋、超前消费、浪费、打架、偷盗等不良行为。
职业素养教育不足
高校在职业素养教育方面存在形式化、应试化的问题,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必要的职业素养,如缺乏踏实、勤奋、吃苦耐劳的精神,好高骛远、不安心本职工作,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等。
教育对策不足
尽管一些高校已经开设了职业素养课程,但由于专业课程占据较大比重,职业素养培养方式单一,有时力不从心。
就业道德问题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择业观念功利化、诚实守信观念淡薄、责任意识不强、竞争态度不正确等问题。
职业道德教育认识不足
部分学生认为大学是专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是低等教育,缺乏对职业道德重要性的认识。
综上所述,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现状存在多方面的不足,需要高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加强职业素养和思想道德教育,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