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专业录取方式

小黑说教育 · 2024-12-27 14:22:15

大学录取专业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分数优先

定义与核心:将所有进档考生按成绩排队,所有专业同时录取。按照考生的成绩从高到低进行专业录取,在第一名考生未安排专业前不考虑第二名考生。

录取流程:对第一名考生,先看其第一专业,如果该专业还有计划,则将其安排在该专业;如该专业计划已满,则看其下一个专业,直至处理完该考生的所有专业志愿。如果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录取,再看其是否服从调剂。如服从调剂,调剂到未满额专业;如不服从调剂,作退档处理。然后再处理成绩仅次于他的考生,依此类推,直到录满为止。

举例:当检索到某一位600分考生时,看他填报的第一专业是否还有空额,如果有则录取,他的专业录取结束。如果没有空额,仍然以600分的成绩再看他的第二专业是否有空额,如果有则录取,以此类推。

特点与适用情况:这种方式优先满足高分考生的专业志愿,可以保障高分进档考生的专业志愿满足率。对于考生来说,在选择专业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力将专业志愿拉开梯度,既要有冲高的专业,也要有保底专业。绝大多数大学录取都采取分数优先录取原则。

专业优先

定义与核心:高校在安排考生专业时,以专业志愿的先后顺序为优先考量,先按“专业顺序”再按“分数高低”进行专业录取,实质是专业志愿优先。

录取流程:将考生按所报第一志愿专业分类,以成绩高低排队,并按专业计划数进行安排;对第一志愿专业未安排的考生,按第二志愿专业以成绩高低排队,并安排在第一志愿专业未录取满的专业;依次类推,直至处理完所有的考生;将服从专业调剂且还未确定专业的考生按成绩由高到低调剂到有缺额的专业中。将不服从专业调剂且所报专业志愿均已满额的考生作退档处理。

特点与适用情况:这种方式可以确保考生能够被其首选专业录取,适合那些对某一专业有明确兴趣和较高期望的考生。

专业级差

定义与核心:在录取第一专业志愿时采用的是专业排名的原则,如果第一专业志愿不能录取,在录取考生的第二到第六个专业志愿时,需要比录取前一个志愿考生高出一定的分数差额。

录取流程:与专业优先类似,但在处理第一志愿专业未录取满的情况下,会根据预设的级差减去一定分数,将考生插入相应位置进行专业分配。

特点与适用情况:这种方式在保障高分考生利益的同时,也考虑了专业之间的级差,适用于希望进入特定专业但分数可能稍逊于其他考生的情况。

大类招生

定义与核心:高校把多个招生专业打包成一个组合进行招生,学生进校后先学习基础课程,再根据兴趣和特长选择专业。

录取流程:学生被大类录取后,通过学习基础课程和对专业的了解,选择专业方向,再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

特点与适用情况: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适合对某一领域有浓厚兴趣但不确定具体专业的学生。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考生的需求和情况。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成绩和职业规划,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录取方法。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