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信息交流专业主要学习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编码理论、微型计算机原理、软件工程基础、现代控制原理、信系统原理、信息网络基础等课程。此外,该专业还可能涉及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电信工程及管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波传播与天线、电磁场与无线技术、医学信息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封装技术、水声工程、广播电视工程、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领域。
该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方面的知识和交流过程,以及具备艺术、技术、传媒等背景的综合型人才,更趋向于对交互方式的研究,例如行为、声音和温度等属性如何被技术所捕捉进行数字交互,从而完成人机互动。
一些在该领域表现较好的大学包括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这些学校的信息工程专业是通过教育部审批的国家特色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