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大学学校管理模式

陈老师育儿 · 2024-12-27 15:06:31

职业大学学校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领导体制

党委领导下的院(校)长负责制:高职院校普遍实行这一制度,校长为学校的法人代表,在校党委领导下积极主动、独立负责、依法行使职权,全面负责本校的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

组织结构

科层职能型管理模式:高职院校的组织结构一般选择与普通本科高校对口的设计方式,分为教学管理系列、学生管理系列和后勤管理系列三大块。部门设置基本上是按行政管理模式设立的,分为行政部门和教学部门两块,行政部门包括办公室、人事处、财务处、教务处、学生处等,教学部门由不同的院、系或专业组成。

职能型管理模式:顶层为校长,中层为负责学校管理的各个处室,底层为教研组,每个层级都是垂直领导,对上级负责。这种管理模式的优势为上下级的关系更加简单,有利于统一领导和指挥,职能的分工更加明确,能够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

学生管理模式

多元化的管理手段:包括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心理辅导管理、规章制度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管理手段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学生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保障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秩序。

老师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老师扮演着核心管理者的角色,负责督促学生的学习、维护学校的秩序、解决学生的问题等。学生在校内的一切行为都需要得到老师的指导和监督。

规章制度较为严格:学生需要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定,违反规定者将受到相应的处罚。这种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维护学校的秩序和规范学生的行为,但也容易使学生产生“被管制”的感觉。

职业化教学管理模式

三项建设:引导各系构建与地方经济的产业结构对接,以重点专业支撑的塔型专业结构,并切实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努力抓好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扁平型与学分制管理模式

扁平型管理模式:优于垂直型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和响应速度。

学分制管理模式:优于学年制管理模式,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发展。

综合管理模式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通过下沉式走访调研、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座谈交流、实地查看等方式,全面了解各高校物理空间保障、辅导员队伍入驻、心理辅导站设立以及社区文化建设等方面情况,从而提升管理质量和效率。

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与服务性职能:教学管理具有管理性与服务性的双重职能,教学管理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

综上所述,职业大学学校管理模式在领导体制、组织结构、学生管理、职业化教学管理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