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化工与制药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以下是对该专业的详细解读:
专业背景与设置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是为了满足国家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及循环经济等战略型新兴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而在2010年设立的新兴交叉学科专业。
该专业涉及环境科学、经济、管理等诸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旨在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及健康身心素质的人才。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良好的人才。
培养具备资源循环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
培养能在涉及资源高效利用、综合利用、以及循环利用等领域相关的石油、煤炭、天然气、化工、能源、冶金、矿产、新材料等部门从事生产运行与管理、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广泛,涵盖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如工程数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等。
系统掌握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产业生态学、废弃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与工程、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技术、清洁生产与能源审计、循环经济理论与产业发展、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理论与政策、能源管理工程、碳汇原理与技术等专业知识。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将主要在各级政府的资源管理部门、科研机构、环境工程规划、工矿企业、产业生态园等相关领域从事资源高效利用、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生态化及可再生资源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管理、教育和咨询工作。
还可以直接攻读环境、冶金、材料、矿业和化工等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其他信息
全国开设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学包括北京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沧州交通学院、山西大学、中北大学、山西工学院、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东北大学、沈阳化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等。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联合申报了“资源循环工程”新专业,并成功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目录》。
综上所述,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强、应用广泛的新兴学科,旨在培养具备循环经济理念和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以适应国家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