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近几年报录比在30~40:1之间。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学术型硕士:每年招生人数约为20人,报考人数约1000人,招录比约为50:1。
专业型硕士:每年报考人数在缓慢上升,招录比约为12:1。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每年的报录比约为30:1,复试成绩占比高达70%。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近几年金融硕士非常热门,报录比在30:1左右。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
具体报录比数据未提供,但通常较高。
上海大学
不同专业的报录比差异较大,如冶金工程、材料与化工专业等报录比在1.5:1之内,而多数专业报录比在5:1上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整体报录比约为4.2:1。
华东师范大学
2023年,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报录比约为37:1,文艺学专业报录比约为30:1。
上海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报录比约为11:1。
华侨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报录比约为7.2:1。
浙江工商大学
会计学专业报录比约为14.1:1。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经管学院工业工程与管理专业(非全日制)
报录比高达64:1。
这些数据表明,不同专业的招生竞争程度差异显著。热门专业如金融、会计、新闻等专业的报录比通常较高,而一些较为冷门或专业性较强的专业则相对容易录取。建议学生在选择专业时,综合考虑自身兴趣、职业规划以及专业竞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