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高学低就

玫瑾家庭养育 · 2024-12-27 16:29:48

“高学历低就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主要指 拥有较高学历的大学生在就业时未能找到与其学历相匹配的工作岗位。这种现象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和原因。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现象普遍存在

韩国:据报道,约三成韩国大学生存在“高学历低就业”的现象,即每3名大学毕业生中就有1人学历超过他们现任工作岗位需求。

中国:近年来,中国大学生就业市场也出现了类似现象,高学历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尤其是硕士和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率相对较低。

原因分析

过度教育:社会推崇“过度教育”,导致高学历人才数量不断攀升,超过了对等学历需求的岗位数。

产业结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行业逐渐萎缩,而新兴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与高校培养的专业并不完全匹配。

就业期望过高:部分大学生在就业时眼光过高,不愿意从事基层或低收入工作,导致高学历人才难以找到合适岗位。

教育与实践脱节:高校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脱节,许多毕业生所学的知识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

影响与后果

薪酬水平低:与适当就业的毕业生相比,从事服务、销售行业的不充分就业者薪酬水平低36%。

人才浪费:高学历人才在“低就”中可能无法充分发挥其能力,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内卷效应:高学历人才低就业会挤压其他非高学历人才的就业空间和生存空间,形成所谓的“内卷效应”。

解决方案

调整就业期望:大学生应调整就业期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愿意从事与自身专业和兴趣相符的工作。

加强实践教育:高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增加实践课程和实习机会,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育改革:高校应重新审视课程设置,确保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相匹配,减少产学脱节现象。

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和农村地区就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支持。

总之,“高学历低就业”是一个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通过调整就业期望、加强实践教育、推动教育改革和政策支持等措施,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现象,促进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