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们对于大学专业的选择给出了以下建议:
电子机械工程
段宝岩院士:电子机械工程是一个小学科,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个领域融合了力学、机械原理、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学以及微波技术等多个学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设备在高频、高增益、高集成度以及快速响应等方面的需求急剧上升,电子机械工程正是推动这些性能指标实现质的飞跃的核心力量。电子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既能打下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能获得广阔的实践视野,毕业后适合成为总工程师。
数学
郑志明院士:数学具有独特的转移性,像是一把钥匙,能打开多个领域的大门。学习数学可以轻松转型,实现多元发展。无论是科学研究、管理还是成为一名医生,数学的背景都能提供强大的支持。
医学
乔杰院士:学习医学相关专业大有可为。无论喜欢科学研究、管理还是成为一名医生,医学领域都有广阔的未来和前景。
系统工程
管晓宏院士: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系统工程这一新兴学科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需要运用系统工程的思维和方法去解决更复杂、更庞大的问题。青年学子应关注国家的重大需求,将个人兴趣与国家发展相结合,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个人兴趣与发展
郝芳院士:建议年轻人选择自己热爱的专业,因为热爱是最根本的成功因素。选专业不一定需要过早与就业相挂钩,更重要的是提升素质和打好基础,这是后续发展的根基。
艺术与科学的结合
管晓宏院士:强调艺术形象思维和科学逻辑思维的结合之重要。这种结合能够启发科学想象力,帮助实现“从0到1”的突破。应积极推动艺术与科学的交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兴趣与需要
施一公院士:认为选专业应凭兴趣,其次是看发展的需要。上大学时应该是衣食无忧的,不应把专业能挣多少钱作为首要考虑。
综合以上建议,院士们普遍认为选择专业时,应优先考虑个人兴趣和热爱,同时关注学科的发展前景和国家需求。打好基础,提升素质,才能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好的发展。数学和电子机械工程等领域因其广泛的应用和融合性,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医学专业则适合那些希望从事科学研究或医疗服务的人。系统工程和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则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