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功利环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环境因素
严峻的就业形势促使大学生注重从经济、效益角度提升能力。
实用主义和职业训练意识增强,教学与科研功能及教书育人宗旨逐渐淡化。
家庭环境因素
独生子女政策导致家长从幼儿园到大学阶段对孩子进行竞争教育。
家长急于传授“人生经验”,影响孩子对教育的看法。
学校环境因素
大学学习比中学更复杂,强调自学和独立思考。
大学生活涉及学业、生活、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压力。
商业气息在校园内蔓延,如商业建筑、品牌赞助等。
教育市场化和职业化
大学办学规模扩大,趋向市场化、职业化。
专业设置偏向市场需求大、就业率高的学科。
学术评价体系
过分重视国际指标和国际排名,投入大量资源提升影响因子。
过度商业化导致教育公平受损,损害大学公共形象。
学生心态变化
大学生变得功利,追求高分、热门专业和证书荣誉。
忽视对知识本身的热爱,忘记上大学的初心。
以上这些现象反映了当前大学环境中的功利化倾向,既体现了社会和教育发展的某些现实需求,也对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提出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