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期间表现出色的大学包括: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在2020年U.S. News美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0名,2021年QS世界大学排名位列第25名,拥有3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900余名华人校友,其强大的医学专业在全球疫情数据发布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上海交通大学:
针对疫情有专项补助,并且提供暖心“健康包”和免费上网福利,其特色专业包括物联网工程和工业设计等。
南京大学:
针对疫情有专项补助。
剑桥大学:
英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疫情期间维持小规模线下授课,培养了牛顿、华罗庚等学术巨匠。
牛津大学:
英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疫情期间坚持不停课,秋季入学课程申请正常进行。
西安交通大学:
提供暖心“健康包”和免费上网福利,特色专业包括物联网工程、工业设计等,软科排名第11名,学生就业率高达99%。
长春中医药大学:
首批返校学生享受中药代茶饮,特色专业包括护理学、中医学等,软科排名第396名,学生就业率是94%。
山西师范大学:
大四学生处于隔离期时提供儿童益智玩具和体育器材,软科排名第256名,学生就业率是90%。
武汉大学:
其附属医院直接收治部分患者,承担大量的医疗任务,是抗击新冠肺炎的最前线。
华中科技大学:
华科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在湖北省内率先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加快疑似新型肺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伦敦大学学院(UCL):
使用UCL Connect to Protect系统监控校内疫情,并适时关闭教学楼。
曼彻斯特大学:
每周一公布上周确诊新冠的学生及教职员工人数。
诺丁汉大学:
每日更新学生及教职员工确诊人数,鼓励接种疫苗并进行每周至少一次新冠检测。
伯明翰大学:
在校园内开设多个新冠检测点。
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
排查特定时间段内去过特定地点的师生员工,并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和隔离。
四川传媒学院:
推迟军训,取消大型集会活动,实行“非必要不外出”原则。
四川农业大学:
精准掌握人员情况,严格开展重点区域人员信息排查。
西南石油大学:
加强假期校园管理,实行健康通行码检查和体温检测。
南京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进步迅速,曾在2017年学科评估中超过北京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
特别以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专业著称。
阿默斯特学院(Amherst College):
在全美校园防疫评级中获得了A+以上的高分。
浙江大学:
李兰娟院士带领团队在1月27日就已经分离出了用于研制疫苗的新型冠状病毒毒株,其临床医学学科在全国高校当中已经是顶尖水平。
华南农业大学:
在调查新型冠状病毒中间宿主上取得重大突破。
集美大学:
设立疫情防控学生专项特殊困难补助金。
福建师范大学:
启动疫情期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专项临时困难补助申请工作。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有30多人疑似病例,学校已经封闭。
安徽大学 、 安徽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等大学城因疫情防控需要,实行了封闭管理。
安庆师范大学:
因疫情防控出现紧急情况,实行全封闭管理。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采取分类防控措施,实行网格化管理和“地毯式”筛查。
这些大学在疫情期间的举措体现了它们在应对危机时的灵活性和对学生健康的关心。